27次
2025-04-16
?抗菌針織品?是指經(jīng)過抗菌整理或含有抗菌纖維的織物,能夠抑制織物上的細菌、真菌生長、繁殖或使其失去活性功能的針織品?。根據(jù)國家紡織行業(yè)標準FZ/T73023-2006的定義,抗菌針織品分為天然抗菌紡織面料和人造抗菌紡織面料兩類?。抗菌針織品檢測有哪些方法及標準?
抗菌針織品分類
?天然抗菌紡織面料?:主要來源于自然界中具有較強抗菌性能的植物纖維,如竹纖維、麻纖維、海藻纖維等。例如,麻類纖維(如亞麻、苧麻)中含有黃酮類化合物,具有較好的抑菌作用,且其內(nèi)部的中空結(jié)構(gòu)有助于抑制厭氧菌的繁殖?。
?人造抗菌紡織面料?:通過在紡織面料中人為添加抗菌整理劑來賦予面料抗菌性能。常用的抗菌整理劑包括銀離子等,這些物質(zhì)通過破壞細菌細胞膜或酶蛋白的活性來達到抗菌效果?。
抗菌針織品檢測方法
(1)?定性測試方法?:
?瓊脂平皿擴散法?:將抗菌樣品緊貼在接種有一定量已知微生物的瓊脂表面,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培養(yǎng),觀察樣品周圍有無抑菌圈、樣品與瓊脂的接觸面有無測試微生物生長來判斷樣品是否具有抗菌性能?。
?平行劃線法?:將抗菌樣品與標準空白樣品同時添加一定濃度的測試菌液,進行接觸培養(yǎng)后觀察抑菌效果?。
?暈圈法?:通過在抗菌樣品周圍形成抑菌圈的大小來判斷抗菌效果?。
(2)?定量測試方法?:
?吸收法?:適用于具有一定吸水性能的材料,通過將抗菌加工樣品及未經(jīng)抗菌加工的對照樣品定量吸收一定的已知微生物菌懸液,進行洗脫后計算殘留微生物數(shù)量,從而評價抗菌性能?。
?振蕩法?:適用于吸水性能不高的紡織品,通過振蕩處理樣品來評估抗菌效果,但操作相對復(fù)雜且結(jié)果重復(fù)性較低?。
?奎因法?:將試驗菌液接種于織物上,覆蓋半固體瓊脂培養(yǎng)基,在一定條件下培養(yǎng)后觀察菌落數(shù)變化,計算抑菌率?。
抗菌針織品檢測標準
FZ/T73023-2006 抗菌針織品
GB/T20944.1-2007 紡織品抗菌性能的評價第1部分:瓊脂平皿擴散法
GB/T20944.2-2007 紡織品抗菌性能的評價第2部分:吸收法
GB/T20944.3-2008 紡織品抗菌性能的評價第3部分:振蕩法
GB/T31713-2015 抗菌紡織品安全性衛(wèi)生要求

檢驗檢測認證服務(wù)機構(gòu)。

整體技術(shù)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