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 檢測介紹
中藥檢測是指依據(jù)《中國藥典》、部頒藥品標準等,對中藥檢品的真實性、純度、質(zhì)量進行檢定和評價的過程。它包括對中藥品種(真、偽)的鑒定、中藥質(zhì)量(優(yōu)、劣)的鑒定,以及中藥純度(包括雜質(zhì)、水分、灰分、重金屬、砷鹽、農(nóng)殘等)和優(yōu)良度(浸出物、揮發(fā)油、有效成分)的檢定。
中藥檢測適用于中藥材、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中藥提取物、中成藥等多個領域。檢測項目主要基于國家和國際藥典標準中采納的基本方法以及實驗室確認的方法,范圍涵蓋優(yōu)質(zhì)種子種苗、中藥材、中藥飲片及中成藥的鑒別、檢查、含量測定等質(zhì)量控制的多個層面。
中科檢測可開展中藥檢測,檢測其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等指標是否合格,出具的中藥檢測報告具有CMA資質(zhì)。
中藥 檢測范圍
中藥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中藥制劑、中成藥。
功能分類:解表藥、清熱藥、化痰止咳平喘藥、平肝熄風藥、祛風濕藥、活血化瘀藥、行氣藥、止血藥、芳香化濕藥、消食藥、利水滲濕藥、安神藥、補虛藥、瀉下藥等。
中藥 檢測項目
有效成分:
1)植物有效成分:黃酮類、揮發(fā)油類、甾體及苷類、生物堿類、糖類等。
2)動物藥有效成分:膽汁酸、?;撬?、麝香酮、麝香醇等。
礦物質(zhì)及重金屬:
1)人體必須礦物質(zhì):鈉(Na)、鉀(K)、鈣(Ca)、鎂(Mg)、鐵(Fe)、鋅(Zn)、磷(P)等。
2)有害重金屬分析:砷(As)、鉛(Pb)、鎘(Cd)、汞(Hg)、銅(Cu)等。
常規(guī)理化: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雜質(zhì)和亞硫酸鹽殘留量等。
真菌毒素:黃曲霉毒素(Aflatoxin B1、B2、G1、G2)、赭曲霉毒素及霉菌毒素等。
農(nóng)藥殘留:有機氯農(nóng)藥殘留、有機磷農(nóng)藥殘留、擬除蟲菊酯類農(nóng)藥殘留等。
獸藥殘留:磺胺類藥物、沙星類、四環(huán)素類、硝基呋喃類等。
微生物檢測:菌落總數(shù)、霉菌及酵母菌、大腸菌群、銅綠假單胞菌、沙門氏菌、金葡、白念等。
其他:微生物限度檢測、無菌試驗、抑菌效果檢測、中藥指紋圖譜等。
中藥 檢測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SB/T 11174.3-2016 中藥材商品規(guī)格等級第3部分:三七
SB/T 11174.5-2016 中藥材商品規(guī)格等級第5部分:大黃
SB/T 11174.1-2016 中藥材商品規(guī)格等級第1部分:白術
SB/T 11174.2-2016 中藥材商品規(guī)格等級第2部分:太子參

